雕塑在文革中的影响
当然,应当承认,由于"左"的思想的束缚,由于十年浩劫的破坏,使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干扰,这主要表现在雕塑艺术的形式和风格还不够多样,城市雕塑的发展落后于人民生活的需要等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迎来了雕塑艺术发展的春天,在短短的几年中,在全国建起了820多件室外的城市雕塑,相当于三中金会以前193件的4.2倍,其中产生了许多受到人们好评和喜爱的优秀作品,如潘鹤的《帽子牛》、《陈嘉庚像》,叶毓山的《歌乐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田金锋的《走向世界》,潘鹤、郭其祥、王克庆和程元贤的《和平像》,张德蒂、郭其祥、孙家彬、张润饱和曾路夫的《宋庆龄像》,傅天仇的《周恩来像》,刘政德的《寓言组雕盲人摸象》和〈猎人争雁》),唐大禧和俞畅的《未来属于我》,伍明万的《生命》,王一林的《和平鸽》,潘鹤、段秋余和殷起来的《珠海渔女》,以及何鄂的《黄向母亲》等许多佳作。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预言,随着党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四化建设的发展,现代中国雕塑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比之中国历史上任何时代的雕塑都要完美和优秀的杰作。
下一篇:
石牌坊历久弥新的保养方法
上一篇:雕塑与材质